【书香越西·朗读吧】1997年的站台

朗读者:张兴菊

1997年的站台

作者:张兴菊

1997年2月14日,这一天,乃托火车站的站台,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在这之前,每个周末的清晨,天还没有亮,厨房的灯就亮了,母亲系着那条褪色的碎花围裙,在厨房里忙前忙后,葱花在热油里爆香的声音,是她迎接我最温暖的方式。她总说:“大学生费脑子,得补补!肉要炖得软烂一些,要少许放一点白糖,这样才入味,才有一丝甜甜的味道;花菜要用开水过一下炒才又脆又好吃。”于是每个周末,四溢的香气都会准时飘进我的梦乡。

平时我赖床的时候,她就轻轻推门进来,把冒着热气的早饭放在床头,扑鼻而来的香味成为了最好的闹钟。我每次早上出门去上学,火车站台上的风总是很冷,母亲每次都执意送我到站台去赶火车,她担心我到车站的途中一个人寂寞,担心途中会遇到什么坏人,说要看着我上车她才放心,安心,火车进站时,她会把装有水果和点心的口袋塞进我手里,叮嘱我路上一定要小心,这大概就是儿行千里母担忧最好的诠释。可我总嫌她啰嗦,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叮嘱和温暖会在某一天戛然而止。

1997年的2月14日,这一天,站台成了我和母亲永远别离的地方。那天的早饭还和往常一样冒着热气,红烧肉的香味在屋子里飘荡,可那个系着碎花裙的身影,却再也不会出现在厨房里了,站台的风依旧很冷飘着小雨,可再也没有人替我挡风遮雨了,没人往我手里塞装着点心的袋子了,再也听不到母亲给我说路上注意安全了,我的母亲因为火车事故永远离开了我。我撕心裂肺,呼天抢地哭喊也无法把母亲从死神的手里抢夺回来。这一天成了我一辈子最痛苦的记忆,我永远失去了生我养我的母亲。

在这以后,我把母亲封尘在我的记忆里,每逢佳节和她的生日,我都会用自己的方式纪念她,不愿其他人提及。如今,每当我闻到红烧肉的香味,仿佛都会看到母亲的身影在厨房里忙碌着,听到她嘴里轻声叨念着。这些我以为是理所当然的温暖,日常中的点滴,原来都是母亲对我倾注的全部爱意。

如今站在站台上,风依旧在吹,吹乱了我的头发,却吹散不了我无尽的思念。母亲走后的这几十年,我也做了母亲,我也学会了做红烧肉,可无论怎么尝试,都做不出母亲当年的那个味道。也许那不仅是红烧肉的味道,而是我思念母爱的味道,是永远无法复制的有父母在的那个家的味道。我在自己的生活中努力把自己变成母亲的样子,让自己能够成为一位儿女认可的好母亲。

如今虽然自己也为人母,却仍然非常羡慕父母亲在的那些人,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希望有父母的人,好好孝顺自己的父母吧,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生最大的遗憾。

【书香越西·朗读吧】1997年的站台

作者/朗读者简介

张兴菊,女,越西县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

音频制作:蒋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