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精英” or “金融民工”,哪个才是金融人的真面目?
说起优越感,金融人肯定独一档。
毕竟从穿着开始就和其他职业有距离感。西装革履是经典符号,手边永远放着咖啡,日程表精确到分钟,航班里程数远超常人。手机不离身,开口闭口以亿为单位。既能用PPT讲出百亿估值的故事,也能把复杂衍生品拆解成大妈能懂的比喻。
以上,都是我在学金融之前的想象,现在我更愿意称它为——拼好饭中毒的幻想。
我以为学了金融后的我会光鲜亮丽,穿着小套装,喝着星巴克,看着股票走势图,动辄上百亿的交易。然而真的获得了心仪的金融offer,却由于天天熬夜加班受不了,感受到自然的召唤,遂在大理老家开启数字游民生活,从事自媒体,自由但焦虑。
偶尔还能看看朋友圈里部分继承家业的同学show他们的富N代生活。
当然,说是这么说,让我再来一次的话,我还是会选择转金融?
金融专业作为热门领域,除了那些外表上的光鲜亮丽,其在职业发展、知识应用和社会价值等多个层面都有着核心优势:
展开全文
01
职业发展优势
首先就是——就业面广,需求量大:
覆盖行业广:银行、证券、保险、基金、资管、金融科技、咨询、企业财务等,几乎渗透所有经济领域。
覆盖行业广:银行、证券、保险、基金、资管、金融科技、咨询、企业财务等,几乎渗透所有经济领域。
除了行业广、岗位多,金融行业还有政策支持,2022年,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8%,上海、北京、深圳等地持续释放金融人才引进政策。
不仅易于就业,而且薪资水平领先:
金融业平均薪酬长期位居各行业前三,头部机构如中金、高盛应届生起薪可达20-40万元,资深从业者年薪百万以上占比显著高于其他行业。
金融业平均薪酬长期位居各行业前三,头部机构如中金、高盛应届生起薪可达20-40万元,资深从业者年薪百万以上占比显著高于其他行业。
如果想长期发展,金融岗位的职业发展通道也很清晰:
纵向晋升:分析师→经理→总监→MD(董事总经理)
横向跨界:可转向实体企业CFO、私募股权投资、金融监管(如证监会)、学术研究等。
纵向晋升:分析师→经理→总监→MD(董事总经理)
横向跨界:可转向实体企业CFO、私募股权投资、金融监管(如证监会)、学术研究等。
02
行业特性优势
由于头部机构从业者能直接对接上市公司高管、政府经济部门、国际资本,所以可以积累高端人脉资源。比如,投行IPO项目组成员可深度参与企业资本运作全流程。
抗周期能力较强,不管经济上行下行都有我们的一席之地。
经济上行期:直接融资(股市、债市)活跃,投行、资管业务扩张。
经济下行期:风险管理、不良资产处置需求增加,对冲基金迎来机会。
经济上行期:直接融资(股市、债市)活跃,投行、资管业务扩张。
经济下行期:风险管理、不良资产处置需求增加,对冲基金迎来机会。
除此之外,在当今世界全球化属性非常重要:
跨境并购、外汇交易、港股美股投资等业务需要国际视野,海外工作经验溢价高。
跨境并购、外汇交易、港股美股投资等业务需要国际视野,海外工作经验溢价高。
03
跨界融合机遇
在跨学科成为潮流的今天,金融也在与时俱进。比如——
金融+科技:
量化交易(年薪中位数超60万)、区块链金融(DeFi开发者缺口年增40%)、智能投顾(AUM超万亿)等领域爆发增长。
量化交易(年薪中位数超60万)、区块链金融(DeFi开发者缺口年增40%)、智能投顾(AUM超万亿)等领域爆发增长。
金融+实体产业:
新能源融资、医疗健康产业基金、农业供应链金融等产融结合方向成为新蓝海。
新能源融资、医疗健康产业基金、农业供应链金融等产融结合方向成为新蓝海。
金融+公共政策:
绿色金融(中国绿色信贷余额超22万亿)、ESG投资推动社会价值与商业回报平衡。
绿色金融(中国绿色信贷余额超22万亿)、ESG投资推动社会价值与商业回报平衡。
04
长期价值
除了以上好处以外,金融专业还可以为个人财富管理赋能:
掌握资产配置、税务筹划等技能,可实现个人财富的保值增值(如利用期权策略对冲风险)。
掌握资产配置、税务筹划等技能,可实现个人财富的保值增值(如利用期权策略对冲风险)。
以及习得社会资源配置能力:
通过资本引导技术创新(如科创板支持硬科技企业)、助力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资本引导技术创新(如科创板支持硬科技企业)、助力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整体看下来,金融专业既能提供高起点的职业机会,又能培养适应数字时代的核心能力,但需结合个人特质选择细分赛道,那么到底怎么才能找准自己的金融赛道呢?
如果你对金融行业充满兴趣和热情
如果你想在找到自己的那条赛道
那么就来听这场讲座
除此之外,
鸥子还给报名讲座的同学们
准备了礼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