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金融联合宏利基金,共同发布《中国个人养老金投资洞察报告(2025年)》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个人养老金投资成为难题。对此,京东联合权威机构发布的相关报告。1月16日,京东金融与宏利基金在北京发布《中国个人养老金投资洞察报告(2025年)》(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两年来,市场接受度和个人养老意识在不断提升。人社部数据显示,我国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突破7000万,已经超过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但个人养老金的缴存与投资情况不及预期,存在部分开户后观望的情况。个人养老金人均缴存额仅500余元,距离12000元的年度上限仍有较大差距,总体规模约300亿元。
基于1500份问卷调查结果,《报告》揭示了当前市场的三大痛点:一是缴费水平与12000元的缴存上限存在较大差距,税收递延效果不明显;个人养老金产品供给不足,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产品投资收益距离预期较远,资产配置能力有待优化。
京东集团副总裁杨辉指出:“过去试点两年恰逢中国资本市场相对比较弱的时期,投资损益表现不佳降低了个人投资养老金的积极性,导致开户比较热而投资谨慎的现象。”
针对个人养老金发展中存在的现实挑战。《报告》提出三点建议:完善多层次税收优惠模式,并向中低收入人群倾斜;设计更灵活的制度,探索第二、第三支柱的互通机制;提供更加丰富的资产供给,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报告》将1500名受访者按照年龄层分为Z世代(1995-2009年出生)、千禧一代(1980-1995年出生)、X世代(1965-1980年出生)、婴儿潮一代(1945-1965年出生)四个群体。
调研显示,经过两年宣传,各年龄层养老意识有所增强,但不同群体需求差异显著:婴儿潮一代养老规划意愿最强;超过半数的20-24岁年轻人已开始规划;Z世代更注重当下体验;千禧一代关注现金流;X世代则较为看重投资灵活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监管局原局长唐霁松在解读报告时指出,推动个人养老金高质量发展需要多方协同努力。同时,参与机构要将投资人利益放在首位,做好风险提示与防范,增强市场信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