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融活水助推创新链产业链无缝对接

Connor 火必网官网 2025-03-25 12 0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支持。作为省属最大法人银行,江苏银行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主动服务发展大局,全力助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在总行的指导下,江苏银行苏州分行深耕苏州这片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以金融创新优化产品供给,以金融活水助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截至今年2月末,苏州分行已实现了与地区“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全面合作,上市公司合作覆盖率61%,规上大中型企业合作覆盖率80%;服务苏州市高新技术企业3500余户,占苏州市高企总数的1/4;服务“专精特新”企业1100余户,占“专精特新”总数的1/3,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动能”。

创新供给

服务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关键在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苏州分行聚焦科创企业的金融需求与特点,深化金融供给改革,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使其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

主动授信,助力科创“种子”破土成林。风起于青蘋,浪成于微澜。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要从呵护科创“种子”开始。为解决科创小微企业初创期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问题,精准为苏州众多“种子”企业提供养分,苏州分行创新推出主动授信产品“企来宝”,以“立足早、着力小、助力精、覆盖广”为核心,引入苏州市科创指数,联合苏州大数据集团共同建模,与税务、司法、工商共享数据,将苏州“1030”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作为服务目标,主动赋予授信额度超1000亿元。截至今年2月末,苏州分行已通过“企来宝”为地区2627户小微企业提供授信76.02亿元,让更多轻资产科创首贷客户获得了信贷支持。近期,“企来宝”升级为2.0版本,在原本“数据得贷”的模式上,优化了科创企业准入门槛,提升了单户授信额度上限,让尽可能多的创新“种子”抽枝展叶。

稀释风险,构建投贷接力式金融服务。科创企业运营和收益的不确定性与传统银行风控模式存在固有矛盾,增强“敢贷”“愿贷”的底气,需要汇聚投贷多方合力,形成风险共控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在总行的指导支持下,苏州分行积极寻求与股权投资机构的合作,探索创新投贷联动业务模式,创新设立了投贷联动产品“元禾宝”,助力企业创新升级。产品推出以来,支持了44户高端设备、医疗器械等领域的科创型企业,授信金额达10.86亿元,授信企业目前无一出险。同时,苏州分行还进一步扩展投贷合作生态圈,与苏创投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以苏创投天使直投系列基金“创未来壹号基金”为试点,按照1∶1比例,对“创未来壹号基金”投资的早期“硬科技”企业提供债权支持,以“股权投资+银行贷款”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保障科研型企业前期研发,增强企业创新发展的底气与信心。此外,苏州分行去年成功中标“江苏苏州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母基金”托管项目。作为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设立的首批专项母基金之一,该基金总规模60亿元,聚焦创新药、医药研发、合成生物学等领域,陪伴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生物医药企业不断成长。苏州分行既是基金托管行,也为战新基金群设立了专属投贷联动产品“战新宝”,优先对基金直接或间接投资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助力提升专项母基金的综合贡献。

紧跟趋势

让金融资源向新产业集聚

展开全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苏州工业体系较为完备,在全部工业门类中,拥有35个大类、170个中类、515个小类,是长三角地区乃至国内很多产业循环的发起点和连接点。当前,苏州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全面实施“苏州智造”强基提质行动,奋力打造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智造之城”。紧跟趋势,向“新”而为,江苏银行苏州分行围绕苏州产业布局积极作为,让更多优质金融资源涌向产业发展新需求,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催生新质生产力。

拥抱“AI+”,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快速成长。据统计,苏州已聚集人工智能核心企业667家,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超2100家。紧跟城市重点产业发展战略,围绕总行政策导向,苏州分行构建了由地区智能制造产业地图、到客户地图、再到业务地图的贯通链条,在科技主管部门揭榜挂帅活动中,苏州分行中标了“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创新集群贷”项目,以批量授信的方式推动区域智能产业链创新布局。同时,分行还设定优惠期限、价格、绿色通道,以高效高质的金融服务为人工智能产业链龙头企业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服务了包括追觅集团、苏州绿的谐波在内的一大批机器人产业链企业。

升级服务,护航低空经济“振翅腾飞”。低空经济作为“新增长引擎”,成为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苏州于去年召开低空经济发展推进大会,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争创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迅速响应国家及地方发展战略,苏州分行创新推出“低空经济产业综合金融服务包”,设立“低空智造宝”“低空投融宝”“低空园区宝”“低空知识贷”“低空金租宝”等七大专属金融产品,以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助力相关企业成长壮大,全方位满足低空经济领域不同企业的金融需求。目前,江苏银行苏州分行已与苏州首批7个低空经济先导产业园、30家领航企业和7家创新示范机构对接,“低空经济产业综合金融服务包”实现首批领航企业全覆盖,通过强有力的金融支撑,护航低空经济领域企业“高飞”。

锚定“智造”,助力新型工业化纵深推进。1月3日,2025年苏州市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召开,提出全面实施“苏州智造十大行动”,构建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苏州分行积极把握产业发展智改数转、增资扩产业务机遇,支持先进制造业、独角兽企业提高产能水平、改进产品质量、延伸产业链条;聚焦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依托总行“生态金融、能源金融、转型金融”特色化服务体系,持续强化绿色创新产品运用,助力制造业绿色转型。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创新推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积极做好“两新”政策传导和企业服务,着力支持设备更新企业和上下游产业链需求。截至今年2月末,苏州分行制造业贷款余额332.81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贷款余额152.04亿元。

协同聚力

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双面绣”是苏绣中的绝活,说的是刺绣大师能在一幅薄绢上绣出两面截然不同的精彩图案。苏州分行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把助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当作一幅“双面绣”来“精细化操作”,通过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搭建联合创新平台,优化产品服务体系,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促进产业界和科技界紧密合作,让创新链产业链无缝对接。

畅通从高校到产线之路。在去年11月举办的苏州科技金融国际合作发展大会暨第三届长三角数字金融产业国际创新周开幕式上,江苏银行与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苏州分中心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江苏银行将与全国高校先进材料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搭建面向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硬科技”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中心衍生孵化企业量身定制“转化贷”“集萃贷”“苏孵贷”等专项融资服务,并分别提供不低于80亿元、50亿元的差异化授信和融资支持,打通高校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转移转化的堵点,助力创新主体成长与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孵化。

构建科技金融生态圈。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且持续的创新生态。苏州分行主动担当作为,广泛凝聚合力构建科技金融生态圈。苏州分行去年联合苏州市工商业联合会举办“金企联沙龙”活动,将惠企政策、专属金融产品精准触达科创企业,打通金融供需对接渠道,为科创企业成长壮大一路护航,助力营造最优营商环境。会上,苏州市总商会、江苏银行苏州分行联合苏创投、东吴人寿、东吴证券、苏州征信、元禾控股共同发起设立的苏州市民营科创企业金融服务联盟成立。联盟充分整合苏州市政策、金融与技术资源,推动“股贷债保投”多方联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强民营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多元化金融服务。

奏响“党建+金融+科技”进行曲。实践证明,党建不仅是“方向盘”,更是“新引擎”,能把各方资源整合起来,驱动高质量发展。为此,苏州分行实行《“心心相融美美与共”党建联建行动方案》,走进亨通、中亿丰、龙腾等全国全省领先企业开展“走近先进、学习先进”活动,组建服务智改数转、新质生产力等党建联盟。2024年,分行深化党建共建,新增172家统筹共建单位,审定实施33个“书记领办项目”,以“党建+金融+科技”模式,提前精准对接科技企业的金融需求,促进科技产业金融的循环,助推创新链产业链无缝对接。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金融业大有可为,也必将有更大作为。江苏银行苏州分行将做深做实“五篇大文章”,全面支持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持续构建科技金融生态圈,以更优质综合金融服务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蒋学众(作者系江苏银行苏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评论